太平山(谭有为)
发布时间:2015.07.15 点击量: 分享到
太平山

谭有为

湘西因水而俊秀,因山而神奇。自然景观缘于险山而神秘,缘于绿水而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奇特的民族文化,人杰地灵所造就的人文景观数不胜收,琳琅满目,触目处处皆为景。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惠民政策精心呵护下,“魅力湘西”这幅充分拓展“神秘湘西”独有元素的历史画卷,在世人面前日渐明朗,无时不在触动着世人的心灵,就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柔情似水般,轻拂时代的脉搏,点击历史的足音,沁润着世人的心弦。

太平山,这个集文物丰富,宗教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在“湘鄂川黔”周边省市享有盛名,在群山之外扎根人心。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点缀在“魅力湘西”这幅令世人刮目相看,触目即醉的历史画卷之中。二十年代末,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章太炎先生曾到太平山一游,对其大加赞赏,欣然命笔:“太平山层峦叠翠,林木葱茏,山峰险秀,殿阁凌云,风景优美,不亚于庐山雁荡。”其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欣然题写山名------太平山。从此,集文物、宗教文化、生态旅游于—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森林公园-----逐渐深入到世人生活中,扎根在世人的内心深处。

从龙山县城朝东出发,驱车横跨东门河大桥,遥望“卧地雄狮狮子头”,怀想“谭家五谷酒”昔日弥漫在这块土地上的芳香,穿过由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太平山”三个大字的气势恢宏的迎宾牌坊后,沿山城母亲河-------果梨河顺水而上,沿路楼角掩映,稻浪逸香,青山绿水之间,色彩飞舞。勤劳智慧的男男女女各自忙碌着手中的活路,时而从山间传来一阵阵高亢悠扬,震撼人心的山歌,时而从河畔滩口转来一声声银铃般的笑声,时而从清澈见底的河面转来几声吆喝鸬鹚打鱼的号子声,在你目不暇接欣赏沿路的风景的刹那间,或许乘坐的车子已经绕过几道河湾,穿过几个村庄,你的视线里突然出现四壁如刀削般锋利,孤峰独秀,雄奇险峻的太平山。

佛音伴随和煦的微风一阵又一阵敲打着你那颗被凡尘萦绕的心灵。这个时候,你不要忙于下车,试着闭上双目,坐在坐位上先清理下自己纷乱的思绪,钟声一阵阵撞击你麻木的耳鼓,那感觉堪称美妙中的绝妙。想象一下太平山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面孔。待一切就绪之后,慢慢放飞你的身心,手持一把香纸,胸怀一颗虔诚的朝圣者的灵魂,沿着斑斑壳壳的红色石板路,顺势而上。在满目苍翠中,在星星点点地树荫下,聆听着灵魂慢慢启开尘封已久的金色翅膀,你的身心恍若隔世。

“离鞍登佛地,下轿上云梯”。“登天梯”的牌坊之前,力透墙体的文字把人带入到门联中的意境之中,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一条陡峭近乎直立的石阶直插云天,两边虽有大拇指般大小的铁链做成护栏,但是,人人心有余悸,绝对会望而生畏。两手牢牢抓住铁链护栏,硬起头皮,迈动微微打颤的双腿,艰难地一步一步向上挪动。胆子小的,干脆一屁股着地,在同伴们鼓励下,搀扶下,嘴巴里面“天呀”“妈呀”胡乱喊一通给自己壮胆的同时,勉勉强强地向上爬。胆子大的,脚步轻轻,双手叉腰,横跨在石阶中间,指点江山,挥手即兴歌赋。即使不会吟诗赋文的人也会别有感触,突生绝妙灵感,张口即来:“移驾在云端,俯首人心悬;放眼云众生,叩地变神仙。”

第二道山门刻有“首楞严”,“二而不二”字样,门两边有联:“登临远望四方山水无俗气,凭栏静览八方色彩有真常。”攀爬中稍作小憩,玩味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精辟定论,试想不二登山捷径的无奈,脑海里立马显现当初解放军在此消灭土匪的英勇壮举。内心深处同时顿悟“不吃苦,怎知甜”“不遇难,怎知易”等等纠结在心头的诸多繁琐杂事。凝望墙体上那个斗大的“佛”字,让我对那些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油然产生一种敬意。求佛拜神其一,其二亲身体验太平山给人独有的一种人生体验,其三通过征服险峻的山势,坚定自己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向往,追求,超越自我,完美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迎面一阵阵凉风吹来,放眼绵绵群山环抱着的村庄,宛如绿色飘带的果梨河,以及尽收眼底的蓝天白云,闲云野鹤,身心愉悦,内心深处突生一股股强大力量,山顶的钟声,拨弄心弦的梵音,亲切,温暖,更如寒冬一团火,盛夏一眼山泉般给人力量,给人十足信心继续迈开双腿,只顾一路风雨兼程……

当酸痛的双腿把第三道门踩在脚底的时候,尽管是汗流浃背,也没有谁顾及其它,攀爬过程中的胆战心惊,心生余悸,小心翼翼等等心态被眼前的景象一扫而空,身心不再感动负累,反而觉得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愉悦。思绪神游在“林木蕴山皆菩提,游客到此即神仙。”:“佛殿有灯凭月照,山门无锁待云掩。”“无限风光在险峰”,“四方山水无俗气”等富有魔力的字里行间,深邃的意境之中…….

在飘飘渺渺的思绪带动下,一步两步,三五几步就一气呵成登上最高处迎风凭栏远眺,山岚层叠,苍松海韵,翠竹掩映,楼角飞檐,阡陌纵横,稻浪翻滚,果梨河静心孕育出的美丽景色如诗如画,如歌如酒,令游人如此如醉,抵达无我,无天,无地,无景,无物的无境之地……

上了山,观了景,求了佛,拜了神,品尝了当地小吃,最后必须去一个地方,那就是“松月塔”。这是安息曾和尚的圣地。说起这个曾和尚,不得不从他的传奇故事讲起。

光绪年间,皇帝老儿身患奇险之疾---“背花”,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背花疮”。患疾之间,卧床不起,疼痛无比,日夜不安,非常人能够忍受。皇帝老儿无奈之际,便下诏全国各地名医进京前去救治,准无效,无果。

说来也巧,一位云游天下至京城的湘西人,名叫曾宏松。此人信步城墙之下,伸手欣然揭下皇召,胸有成竹地紧跟太监身后,来到皇帝老儿面前,不畏不惧,不卑不亢,礼仪有加,大大方方走向龙床,并不下跪,躬身下去不顾周边人厉言锐色,解开黄袍,反复查看一二之后,竟然哈哈大笑:“此乃小小疾患,太平山上存良药,奈我何?”

身受“背花”顽疾折磨的皇帝老儿闻讯立身强忍疼痛之苦,立马下诏,官员太监紧跟曾宏松其后,快马加鞭,日夜驱程,来到湘西大灵山下,果梨河畔,只见一座四面峭壁,山峰直插云天的孤山,林木参天,飞禽走兽,钟声萦绕松涛云海,香火点亮黑夜白昼,羊场小径来来去去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好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景美的心旷圣地。这就是武陵腹地,大灵山下,果梨河畔,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太平山。

曾宏松一干行人不敢丝毫停留,便从农家拿来云梯,数十架结实云梯,大拇指粗的绳索捆绑,数百人齐声“一二三”,将云梯靠抵悬崖峭壁之上,曾宏松两只虎钳不断上攀,两只虎蹬不断上蹬,不到一株香的功夫,曾宏松便满头大汗,杭流浃背地从云端滑落下来,嘴角却衔着一缕草尖还悬挂着晶莹露珠的青草。落地之后,顾不上劳累,便迅速将青草揉做一团,塞进嘴巴里面,反复咀嚼成浆状,张起嘴巴“噼啪噼啪噼啪”几下,吐在一太监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小而非常精致地瓷壶里面,盖紧塞进腰带,翻身上马,扬鞭启程,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回赶京城。

皇帝老儿光绪的“背花”得到救治之后,便对曾宏松加以赏赐,赐黄马褂一件,金身打造的佛像一尊。曾宏松受封之后便回到湘西乌龙山,果梨河畔,在他曾今采摘草药的太平山山上修建藏经阁,观音阁,观景阁,大雄宝殿等气势恢宏的建筑。同时,他自己也继任了太平山第五代主持,从此,太平山更加闻名天下,享誉“湘鄂川黔”,一举成为方圆千里第一家“佛教圣地”。

传说终归是传说,唯有身临其境的感触才是铭刻内心深处的最真。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太平山,这座具有文物考究价值的山,具有浓厚宗教文化底蕴的山,更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山,逐渐成熟,如秋高气爽的天地间,屹立在湘西群峰之中,醉卧武林山脉腹地,守望在果梨河畔,沁润着“湘西之巅,澧水之源”文化土壤,点缀着“魅力湘西”这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如一坛尘封千年的洞藏老酒,越发醇香,越发神奇,越发迷醉着山里山外的人们……
微信登录

微信搜索公众号:龙山县文化馆

用户登录
看不清?刷新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