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舍巴日之乡的非遗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19.06.14 点击量: 分享到

欢快清脆的咚咚喹、神秘原始的毛古斯舞、传统的土家摆手舞。66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土家族舍巴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镇,近千名群众一起踏着锣鼓声,跳起了团圆大摆手舞,尽情展现土家文化的魅力。

舍巴日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庆,承载了摆手舞、湘西民歌及土家族民间体育、游艺等诸多非遗项目。近年来,龙山县将民族传统节庆作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民族传统节庆和非遗项目焕发出勃勃生机。

土家族文化的艺术宝库

作为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的龙山县,土家族人口占50%以上。长期从事土家族民间文化抢救性搜集的土家族老人刘能朴介绍,龙山境内万山耸立,溪河纵横,闭塞的交通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将原始淳朴的土家族文化保留了下来,使龙山成为闻名遐迩的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博物馆

目前,龙山县已建成四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全县共有206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其中包括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各级非遗传承人226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

龙山的非遗保护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当中,以前比较注重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及代表性技艺的基础普及,而近年来更突出整体性的抢救和更深层的挖掘。”龙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吴文化介绍,随着《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龙山县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日益规范化。

代代相传的活态传承

今年的土家族舍巴日活动中,当身披茅草的“毛古斯们”迈着远古的步子跳上舞台,仿佛瞬间带观众穿越了千年时空。领舞的老者是78岁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南京,他带来的21位表演者都是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的村民。毛古斯舞被誉为原始戏剧的活化石,今天我们展示的是土家族原始的狩猎场景,原汁原味原生态。彭南京说,他从小跟随祖辈学习,毛古斯舞的一招一式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生活。

年近八旬的土家族梯玛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彭继龙带着8梯玛,手持铜铃和法器,吟唱《祈福歌》。梯玛队伍中,27岁的彭林是彭继龙的侄子,从小跟在伯伯身边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现在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传承很不易,我想留下来跟着伯伯把梯玛歌传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已经有不少像彭林这样的年轻人主动加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此次活动中,最小的一位表演者是龙山县一中14岁的田芳,她的妈妈彭继蓉是咚咚喹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看着家人演奏,田芳主动提出让妈妈教她。我想把土家族文化发扬下去,让更多人知道。田芳说。

在民间,家族传承仍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老规矩的影响,技艺失传的危机也日益严重。近年来,龙山县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打破制约非遗传承发展的瓶颈,通过提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和场所,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培训经费,为传承人创造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展交流机会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同时,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机关、进校园等活动,将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打溜子、咚咚喹等非遗项目送进校园、机关、社区和景区。

非遗传承人已成为全县上下重视的珍宝。吴文化介绍,龙山县已探索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以奖代补制度,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

   

微信登录

微信搜索公众号:龙山县文化馆

用户登录
看不清?刷新
登录